栽培技術
選地耕作
①選擇土質疏松、質地肥沃、地勢較為平坦、排灌方便的土地進行種植。
②播種前對土地進行全面翻耕,并保持犁深到表土層下20-30厘米,精細重耙1-2遍,并清除雜草,破碎土塊后鎮壓地塊,使土壤顆粒細勻,孔隙度適宜。開溝做眭,溝深30厘米,寬30厘米,眭的方向依地形定以便于排灌,沒眭寬2-3米。
③施足底肥,畝施1000-1500公斤的農家肥或40-50公斤鈣鎂磷肥。
④將整理好的土地以1.5-2米進行開墑待用。按每畝按1.2-1.5公斤進行播種。
播種方法
牧草的播種方法有條播、點播、撒播三種,一般以條播為主,輔以點播和撒播。條播:將整理好待用的土地以1.5-2米進行開墑,以行距20-30厘米,播幅5厘米,按每畝1.2-1.5公斤的播種量進行播種,覆土1厘米左右,澆透水即可;零星地塊用點播的方法進行,其方法是:按塘距離15×15厘米,每畝按1公斤左右(每塘穴8-12粒)的播種量進行播種,覆土1厘米左右,澆透水即可。
田間管理
在幼苗期要及時清除雜草,每一次收割后要進行松土、施肥,每畝施入尿素10公斤,應特別注意施肥必須在收割后兩天進行,以免灼傷草茬。因各種因素造成缺苗的要及時進行補播。
收割利用
播種后40-50天后即可割第一次草,割草時無論長勢好壞的都必須收割,第一次收割留茬不能低于一寸,以后看牧草的長勢情況,每隔20-30天收割一次,留茬不能低于一寸。同時根據實際情況,可留至拔節期收割。第一茬草適當早割,這樣可促分蘗。用于飼喂牲畜用不完的青草可進行青貯利用。